一带一路-蒙古国际贸易结构特征
蒙古经济发展水平不高,对外贸易额相对较小,且贸易伙伴集中度较高,与其接壤的中国和俄罗斯占据了蒙古贸易额的较大份额。2018年,蒙古对外货物贸易总额为125.5亿美元,其中出口73.6亿美元,进口51.9亿美元。中国是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,占据了其贸易总额的60%以上,其中中国是蒙古第一大出口市场,约占其出口份额的85.4%;第一大进口市场,约占其进口份额的31.6%。除中国外,蒙古较大的出口市场还有瑞士、泰国等,主要进口市场还有俄罗斯、日本、韩国、德国、美国等。
蒙古国主要产业包括矿业、农牧业、交通运输业、服务业等。其中,畜牧业是蒙古的传统产业,是国民经济的基础,也是蒙古国加工业和生活必需品的主要原料来源。矿产资源丰富,部分大矿储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,是目前蒙古出口主力产品,主要涉及金、煤、铜、锌等。此外,畜牧业主要出口羊毛、动物肉及杂碎等。进口方面,目前蒙古工业制造能力偏弱,除成品油外,运输工具、工程机械、钢材、药品产品等在蒙古进口商品结构中占比较高。
一带一路-中国与蒙古贸易数据特征
据我国统计,2018年中国对蒙古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526.8亿元人民币,其中出口108.4 亿元,进口418.4亿元。按贸易规模来看,蒙古在中国贸易伙伴中进出口规模位居第59位,其中出口列第 97位,进口列第45位。近5
年来,中国对蒙古贸易基本呈现 U型走势,双边贸易额由2014年的449.5
亿元增至 2018年的526.8亿元,增长17.2%
,其中出口下降 20.4%,进口增长33.5%。同期,中国对全球贸易分别增长
15.4% 、14.1%和17.0%。对比发现,中蒙贸易总体走势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,但进口拉动效应更加显著,出口则不增反降,大幅弱于全国平均水平。
具体到国内省市来看,内蒙古自治区凭借与蒙古接壤的天然优越地理位置,对蒙古贸易在全国处于遥遥领先地位,其占据了全国对蒙贸易总额的60%以上。除内蒙古外,北京、甘肃对蒙贸易额超过30亿元,天津以 15.4亿元的成绩位列全国第5位,占全国对蒙古贸易总额的2.9%
。
中国与蒙古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分布明显,出口集中于工程机械、钢材等,进口则以各类矿产资源为主。具体来看,2018年中国对蒙古出口工程机械产品最多,其中主要涵盖货运机动车、拖拉机、推土机、挖掘机、发电机等,并伴有发动机、轮胎等汽车配件出口。此外,钢材、手机、化工品出口量较多,农产品出口主要涉及鸡肉、食糖、粮食等。进口产品中,煤炭和铜矿砂进口最多,进口额合计占全国自蒙古进口总值的四分之三以上。此外,进口量较多的还有畜牧产品(主要为羊毛、肉类)、原油、石材、铁矿砂、锌矿砂等。
一带一路-天津与蒙古贸易主要商品情况
2018年蒙古与天津市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5.4亿元人民币,位列天津市贸易伙伴第49位,占天津市外贸总额的0.2%;其中出口8.9亿元,进口6.5亿元。从具体商品来看,2018年天津对蒙古出口同比增长47.2%,保持良好势头,其中食糖、活动房屋、钢结构体超过亿元;推土机等工程车、大米、货运机动车等产品出口均呈现大幅增长。进口方面,铜和钼矿砂是天津自蒙古进口最主要商品,二者合计占自蒙古进口总值的近85%。此外,石材、铁矿砂进口值也呈现成倍整张态势。
一带一路-天津对蒙古贸易提升方向展望
受制于蒙古经济发展水平影响,目前我国与蒙古国双边贸易仍处于较低水平,涉及领域较窄,特别是高新技术、先进制造业产品贸易规模偏小。同时也应看到,随着我国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不断发展和延伸,未来中蒙经贸交流必然会越发深入,贸易规模提升空间和潜力较大。当前时期,应注重发挥优势产业,加速推进电子产品、机械设备、化工等我国优势产业对蒙出口力度,同时关注蒙古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,扩大能源资源、农畜产品等蒙古优势商品进口力度。
从具体商品来看,目前我国对蒙出口货运汽车、工程机械、钢材、手机等产品在蒙古的进口市场中份额较高,竞争力较强。上述产品基本均被天津市优势产业所覆盖,同时也是天津市对蒙出口的主力产品,应结合本地产业优势,继续加大上述优势产品对蒙出口力度,抢占市场份额。进口方面,应继续加大自蒙进口资源类产品力度,为本地原材料类产品提供更多的来源渠道。同时,可对蒙古畜产品加以关注,如优质牛羊肉等,满足本地消费市场升级需求。